碗是众多餐具中使用最多和销量最大的餐具,种类十分繁多,器型规格亦非常复杂,不同产地的产品特点各异。从材质看,碗有陶瓷碗、不锈钢碗、搪瓷碗、塑料碗、木碗、纸碗等。其中以瓷碗使用最广,影响最深。在此以瓷碗为例,说明碗的种类和规格。瓷碗根据不同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。若按规格大小分,有特大型碗,大型碗,中型碗和小型碗四种。
特大型碗,又名“品碗”,粤人称“海碗”,鲁豫一带称“汤海”,通称“大汤碗”。其直径一般大于250 mm,主要用于盛汤或带汤汁多的菜肴。
大型碗,直径约为175-250mm,俗称菜碗或面碗。其中椭圆形大碗学名“鸭碗”,通称“鸭池”,苏州人称“鸭船”,主要用于盛有汤汁的全鸭菜肴,如“三套鸭”等。
中型碗,直径约在110~175 mm之间,中餐主作饭碗,又用于炊具的“扣碗”,蒸各种菜肴食用。如荔芋扣肉,扣三丝等。
小型碗,直径一般小于110 mm,以70~90 mm规格的多见,常作口汤碗,也有作蒸品碗用的,如“碗儿糕’,、“碗水糕”等。最小的碗口径约70 mm左右,高档筵席常用这种碗来为每位客人分食菜肴。
碗的外形多样,根据其外形特点,有圆、方、椭圆、多角等形状,并有高矮之分,还有夸肚大足和尖底细足之别。高碗之口夸肚,容量大;矮碗体矮撇口,底宽外秀、容量略小。另外,碗据沿口形状,又分为撇口碗、瓶口碗、荷口碗、莲口碗和绳纹碗等。
除上述碗外,还有许多新的器型以及一些很具民族特色的碗,如少数民族中的青釉八角碗,为广西饮食摊店使用最多的碗,质厚朴实,浅底宽沿,光滑易洗,结实耐用,很具特色;又如藏术碗,也称“泥西木碗”,藏族同胞多用以喝奶茶和拌渣耙,旅行时揣在怀中,随时取用,不易破碎。
特大型碗,又名“品碗”,粤人称“海碗”,鲁豫一带称“汤海”,通称“大汤碗”。其直径一般大于250 mm,主要用于盛汤或带汤汁多的菜肴。
大型碗,直径约为175-250mm,俗称菜碗或面碗。其中椭圆形大碗学名“鸭碗”,通称“鸭池”,苏州人称“鸭船”,主要用于盛有汤汁的全鸭菜肴,如“三套鸭”等。
中型碗,直径约在110~175 mm之间,中餐主作饭碗,又用于炊具的“扣碗”,蒸各种菜肴食用。如荔芋扣肉,扣三丝等。
小型碗,直径一般小于110 mm,以70~90 mm规格的多见,常作口汤碗,也有作蒸品碗用的,如“碗儿糕’,、“碗水糕”等。最小的碗口径约70 mm左右,高档筵席常用这种碗来为每位客人分食菜肴。
碗的外形多样,根据其外形特点,有圆、方、椭圆、多角等形状,并有高矮之分,还有夸肚大足和尖底细足之别。高碗之口夸肚,容量大;矮碗体矮撇口,底宽外秀、容量略小。另外,碗据沿口形状,又分为撇口碗、瓶口碗、荷口碗、莲口碗和绳纹碗等。
除上述碗外,还有许多新的器型以及一些很具民族特色的碗,如少数民族中的青釉八角碗,为广西饮食摊店使用最多的碗,质厚朴实,浅底宽沿,光滑易洗,结实耐用,很具特色;又如藏术碗,也称“泥西木碗”,藏族同胞多用以喝奶茶和拌渣耙,旅行时揣在怀中,随时取用,不易破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