织物柔软剂是一种用于改善织物手感的化学产品。
主要成分
织物柔软剂的主要成分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,最常见的是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。这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中,有一个亲水的头部和一个疏水的长链尾部。亲水头部带有正电荷,可以吸附在织物纤维表面带负电荷的位点上,而疏水尾部则向外排列,在织物纤维表面形成一层润滑的薄膜。这样就减少了纤维之间的摩擦,使织物手感变得柔软、蓬松。
除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外,还可能含有其他添加剂。例如,一些柔软剂中会添加香料,使织物在洗涤后带有宜人的气味;有的会添加抗静电剂,以减少织物在使用过程中产生静电的现象;还有的会添加柔顺剂载体,帮助活性成分更好地分散在水中,从而均匀地附着在织物上。
作用原理
当织物在洗涤过程中接触到柔软剂时,柔软剂的阳离子部分会被织物纤维表面的阴离子位点所吸引。由于纤维表面被柔软剂分子覆盖,纤维之间的相互摩擦力减小。就好比在两根粗糙的木棍之间涂抹了一层润滑油,原本相互摩擦时会产生较大阻力,而有了润滑油后,摩擦力大大降低。
从微观角度看,织物纤维表面有许多微小的凸起和凹陷,这些不平整的地方在没有柔软剂时会相互钩挂、摩擦。而柔软剂分子填充了这些微小的空隙,使纤维表面更加光滑,从而让织物手感更加柔软。
产品类型
按产品形态分类:
液体织物柔软剂:这是最常见的类型。它的优点是使用方便,易于溶解在水中,能够均匀地分布在洗涤液中,进而附着在织物上。消费者可以根据洗涤衣物的量,按照产品说明方便地添加到洗衣机中。
固体织物柔软剂:通常是块状或颗粒状。固体柔软剂的优点是便于携带和储存,而且在一些没有液体柔软剂销售渠道的地方比较适用。不过,它在使用时可能需要先进行溶解等预处理步骤。
按适用范围分类:
通用型织物柔软剂:可以用于各种常见的织物,如棉、麻、化纤等多种材质的衣物。这种柔软剂的配方相对比较均衡,能够满足大多数织物对柔软度的基本要求。
专用型织物柔软剂:针对特定的织物材质或用途设计。例如,有专门用于羊毛织物的柔软剂,因为羊毛纤维比较娇嫩,需要特殊的护理成分来防止羊毛纤维受损,同时保持羊毛织物的柔软和弹性;还有用于婴儿衣物的柔软剂,这种柔软剂通常更加注重安全性和低刺激性,避免对婴儿娇嫩的皮肤造成伤害。
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
使用方法:
对于液体织物柔软剂,一般在洗衣机最后一次漂洗过程中加入。因为如果在洗涤过程中过早加入,柔软剂可能会被洗涤剂中的成分所消耗,影响其柔软效果。具体的用量可以根据衣物的多少和产品说明书来确定。例如,一般小型洗衣机(3 - 5 公斤容量)可能每次使用 20 - 30 毫升左右的柔软剂。
固体织物柔软剂如果是块状的,可以放在洗衣机的柔顺剂专用盒中,在漂洗阶段让水流慢慢溶解它;如果是颗粒状的,可以先在少量水中溶解后,再倒入洗衣机的漂洗水中。
注意事项:
首先要注意织物柔软剂的适用范围,避免用于不适合的织物。例如,一些有防水涂层的功能性织物,如果使用了柔软剂,可能会破坏其防水性能。
其次,要注意使用量。如果使用过多的柔软剂,可能会导致织物表面残留过多的柔软剂成分,使织物变得油腻,而且还可能影响织物的吸水性等性能。另外,对于一些对化学物质敏感的人群,如皮肤过敏者,在选择和使用织物柔软剂时要特别注意其成分,尽量选择无香、低敏的产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