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炊煮而言,火塘的火势比较分散,室内浓烟多,消耗燃料多,而且容易失火。所以人们一直在寻找控制火势的方法,以解决火塘的缺点。
人们在实践中发现,三脚石和陶支子不仅有架置炊具的作用,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火势,既能防火,又能使火焰集中。一旦把三脚架围起来,留下一个空口和上面的出烟口,那么就成为灶了。
可以看出,灶壁代替了火塘的三脚架,即成为灶。春秋以前多用土石砌灶,战国始用砖石,汉代后多用砖砌。火灶最早起源于黄河流域的文化发达地区,后由于秦始皇统一六国,很快推广到其他地区。
火灶的发展演变很有规律,时代特点和地域特点很明显。如秦人灶的样式,整体为前方后圆,前有火门,后有烟囱。西汉早期火灶灶面为曲尺形,一般不见烟道。西汉中期开始,火灶样式变化多姿,以长方形的为主,烟囱加高,并设置挡火墙。从东汉开始灶形成南北两大体系。北方的多是方形,南方的多是尖尾弧背式。但后来南北也互为影响,形式中包含对方的一些特点。
灶有两种,一种是固定的,一种是可移动的,称为炉。早期有陶制,也有金属制的。到目前为止,考古没有发现史前的灶,但发现了可以移动的陶炉。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筒状或簸箕状的小陶炉,其外形南北也有差异。新石器时代晚期,还出现了连釜灶,将陶釜和陶炉连成一体的形制。西周时期出现的青铜突鼎,春秋战国时期的炙炉,西汉的染炉,均为炉灶与炊具相结合的典型形式。汉代的火炉多将炉身上部做成碗状,下部做成直筒形或喇叭座。宋代多呈鼓形,同时,考古发现的火炉还有三足鼎式、盘式、杯式等。
古代的炉灶有单火眼土灶、连眼灶、风箱灶、一面灶、连釜灶、炙炉、染炉、炭盆等各种形式。